归并排序¶
「归并排序 merge sort」是一种基于分治策略的排序算法,包含下图所示的“划分”和“合并”阶段。
- 划分阶段:通过递归不断地将数组从中点处分开,将长数组的排序问题转换为短数组的排序问题。
- 合并阶段:当子数组长度为 1 时终止划分,开始合并,持续地将左右两个较短的有序数组合并为一个较长的有序数组,直至结束。
算法流程¶
如下图所示,“划分阶段”从顶至底递归地将数组从中点切分为两个子数组。
- 计算数组中点
mid
,递归划分左子数组(区间[left, mid]
)和右子数组(区间[mid + 1, right]
)。 - 递归执行步骤
1.
,直至子数组区间长度为 1 时终止。
“合并阶段”从底至顶地将左子数组和右子数组合并为一个有序数组。需要注意的是,从长度为 1 的子数组开始合并,合并阶段中的每个子数组都是有序的。
观察发现,归并排序与二叉树后序遍历的递归顺序是一致的。
- 后序遍历:先递归左子树,再递归右子树,最后处理根节点。
- 归并排序:先递归左子数组,再递归右子数组,最后处理合并。
归并排序的实现如以下代码所示。请注意,nums
的待合并区间为 [left, right]
,而 tmp
的对应区间为 [0, right - left]
。
算法特性¶
- 时间复杂度为 \(O(n \log n)\)、非自适应排序:划分产生高度为 \(\log n\) 的递归树,每层合并的总操作数量为 \(n\) ,因此总体时间复杂度为 \(O(n \log n)\) 。
- 空间复杂度为 \(O(n)\)、非原地排序:递归深度为 \(\log n\) ,使用 \(O(\log n)\) 大小的栈帧空间。合并操作需要借助辅助数组实现,使用 \(O(n)\) 大小的额外空间。
- 稳定排序:在合并过程中,相等元素的次序保持不变。
链表排序¶
对于链表,归并排序相较于其他排序算法具有显著优势,可以将链表排序任务的空间复杂度优化至 \(O(1)\) 。
- 划分阶段:可以使用“迭代”替代“递归”来实现链表划分工作,从而省去递归使用的栈帧空间。
- 合并阶段:在链表中,节点增删操作仅需改变引用(指针)即可实现,因此合并阶段(将两个短有序链表合并为一个长有序链表)无须创建额外链表。
具体实现细节比较复杂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。